李洪涛无刷电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
这个故事是真的。不过,是李红涛,不是李洪涛,发明的是无刷电励磁电机,不是无刷电机。李红涛在狱中以化名杨红俊作申报发明。
在同学的邀请下,李红涛办起了公司,但由于缺乏资金,李红涛伪造了另外一家公司的银行印鉴,成功转账8万元,但在准备第二次转账时,他和同学被警察抓获。
李红涛两次成功越狱。1992年12月8日,李红涛第三次被警察抓住。
1993年2月,李红涛被押解回最初的案发地昆明,被关进昆明市第一看守所。此时的李红涛一方面想着被判刑的事,另一方面又在思考着“无刷电机”的构想。
1993年12月,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红涛的死刑,执行通知书下达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。
按照规定,判决书下达后,七天内就必须执行死刑。
生命开始倒计时,李红涛开始和时间赛跑。
此时,虽然李红涛的实验有了长足的进展,但是却遇到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。
直至几位被看守所请来的几位专家到来。专家对李红涛进行了现场指导,并且告诉了他那时国内外最先进的理论知识。
李红涛若醍醐灌顶,一下子领悟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1993年12月的最后一天是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,如果实验仍不成功,他将被如期执行死刑。
大家都对此不抱希望。那天实验时,包括和李红涛一起做实验的几个人也就只是待在大车间的房间里。
可是此时的李红涛确实信心十足。
电路已经搭建完毕,就等着通电了。
拨开电源开关,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电机猛地一下子转起来了。
监舍立刻就沸腾起来。几个领导一起冲了过来。
实验成功的当天晚上,所长孙尔云赶紧写了份请求暂缓执行李红涛死刑的报告。昆明市公安局局长亲自批示这一暂缓请求。
扩展资料:
1995年3月10日,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李红涛死刑,缓期两年执行。这一年李红涛发明的“无刷电机磁电机”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,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。
随后几年,李红涛又有多项发明,获得三项发明专利,三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鉴于李红涛的重大立功表现,根据法律改判和减刑规定,1997年圣诞节这天,死刑改成了有期徒刑17年。2000年7月25日,减刑两年。2002年7月1日,减刑一年半。
2009年,李红涛刑满释放。
高智商死刑犯李红涛:枪决前发明专利,直接被豁免死刑,他后来怎么样了
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,大家应该都有看过相似的电影引荐,便是各种越狱。主人公常常能够经过各种方式来完成本人的目的,过程既复杂又刺激,会触及到很多学科学问,所以也经常令观众有些意犹未尽,对这种高智商立功行为敬仰不已。
当然了,敬仰归敬仰,想必大家都不会去模拟的,由于首先是没有主人公的高智商,要是硬生生模拟“致敬”,只要绝路一条。但大多数人不晓得的是,其真实我国也曾发作过相似的案件。一个极端聪明的罪犯两次越狱,最后被判为死刑,但在行刑之前又由于创造了一项专利被直接豁免死刑。
不得不说,这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阅历啊,先后三次入狱,并且都能够平安无事地走出监狱大门。要是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,肯定不会比国外那些越狱题材的电影差。这个有着传奇人生颜色的人便是李红涛,从这几件事中也能够看得出来,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,好在最后胜利救赎本人,要不然只能可惜没有将本人的聪明才智用在恰当的中央。
1966年,李红涛出生于我国湖北地域,从小便展示出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的一面。当同龄孩子都在纵情享用玩具时,他曾经将书中的玩具拆解好几遍了,特别是对机械一类尤为入迷。
1986年,李红涛凭仗本人的聪明才智考入浙江大学的电子系。浙江大学的含金量想必不用过多引见,胜利进入这里曾经足够阐明其优秀。在毕业之后,李红涛前往昆明的一家电子工厂上班。或许是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太过于平淡,所以在结婚两年之后居然选择出轨,对方还是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。
出轨事情败露之后,他的妻子无法选择离婚。而关于李红涛来说,当初出轨也不过是为了寻求刺激而已,一段时间后便不再对其感兴味。离婚之后,妻子的分开对李红涛还是有不小的打击,他开端变得游手好闲、无所事事,时间一长必定会存在经济上的艰难。
正巧这个时分有同窗找他一同合伙办公司,前期需求极大的投资,李红涛便想到经过一些不法行为来赚钱。当时,他充沛应用本人的一无所长,制造了一个假的银行公章,从银行骗取了十八万之多。就这样,李红涛第一次被捕入狱。但那个年代还没有往常的众多高科技,所以没过多久李红涛便越狱胜利。
在胜利越狱之后,他不但没有想着规避,找一个偏远的中央隐居起来,反而继续作案,再一次被警方留意到。这一次,警方可是部署了很长时间才将其抓捕归案。但在李红涛看来,他再次越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有了上一次越狱的经历,他第二次越狱便显得愈加得心应手一些,虽然警方曾经对其严加看守,照旧还是被他溜走了。或许是两次越狱胜利使其开端变得收缩,以为本人完整有才能对付警察的追捕,以至主动出击寻衅警方,盗窃一辆警车后将其开入河中报废。
李红涛的这种行为无疑激怒了警方,开端加鼎力度追捕他,那个时分街头巷尾都能够看到追捕他的告示与传单。纵使李红涛再聪明,他也只要一个人,双拳难敌四手,法网恢恢疏而不漏,李红涛第三次入狱。本来他只是小打小闹,但由于立功次数过多,加上多次寻衅警方,最终被判处死刑。
可能李红涛他本人也没有想过会走到这一步,不想就这样随意分开,本着将功补过的心理,提出在监狱构建一个小实验室,其目的正是为了研发无刷电机。当时应该没有人会置信这个人可以真正做出无刷电机,只不过是在临死之前挣扎一下而已。
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李红涛真的做到了,研发出了无刷电励磁电机。正由于这项创造使其从死刑变成死缓。然后,李红涛又依次创造了几项专利,不时为本人减刑。直到2009年他出狱的时分曾经手握三项专利,不只没有像其他刚刚出狱人员一样遭到歧视,还被相关企业高薪延聘。总得来说,李红涛的终身也算是轰轰烈烈,极具传奇
前段时间那个浙大学霸死刑前发明专利的文是真的吗
是真的。
据报道其获得“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“金奖的专利为(CN 1146092 A),经专利检索系统查询的结果是这样的:
现在的法律状态为:
由此可看这个专利根本就没有授权,另外根本就没有所谓的“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“。
李洪涛申请专利化名为杨红俊,以杨红俊作为检索词查询发现其共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,实用新型2项,未授权发明专利申请2项,其唯一授权的发明专利于5年后未交年费失效,试想一下,如果是非常牛逼的专利会因为区区一点年费而放弃吗?
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电机为永磁无刷,并非报道中声称的励磁无刷,从技术上分析,转动电机的必备构件是定子和转子,不使用永磁铁就必然需要两面都励磁,定子和转子如果采用励磁就必须通电,此种情况下,转子励磁一定要滑环才行,一旦加了滑环有刷和没刷就没有区别,从原理上来说就失败了。
通读报道,不难发现在李洪涛发明创造中昆明市看守所起了决定性作用,如果所长不给其研究发明的试验场所,一切就是虚谈,主要还是相关领导主动作为,在关键的时刻还请专家给于指导,才使得李洪涛取得一定的成就。所以说李洪涛的发明并没有特别的牛逼。
中国最强逃犯:2次越狱,经历比电影还精彩,最后一刻获免死金牌,他是谁
历史上有很多传奇逃犯,但要说起其中能力最强的一位,非李红涛莫属。李红涛是浙大高材生,曾3次被捕2次越狱,人生经历比电影还精彩。在他被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,还发明出金奖专利,从而获得免死金牌,说是奇人一点不为过。
上世纪80年代,谁家要是出个大学生,那是不得了的事情,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。李红涛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,他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系,名副其实的高材生。毕业后,李红涛被分配到昆明电阻二厂工作,生活稳定。
那李红涛因何事入狱的呢?1990年,不安于现状的李红涛决心下海,和同学创办公司,期间由于资金不足,李红涛走起了偏门,伪造银行印鉴,成功转账8万元。尝到甜头后,李红涛第二次转账,结果东窗事发被捕。
至此,李红涛的传奇人生开始了。1992年4月18日,李红涛被捕当天,在警局里,他第一次逃脱。蹲在墙角的李红涛,打量了一番手铐后,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手铐解开,趁警员不注意间隙,他脱下鞋轻声走下楼梯,之后大摇大摆走出警局,扬长而去。
李红涛径直回了家,第一件事便是把伪造银行印鉴的证据毁灭。之后他并没有逃跑,而是爬上了房顶。你以为李红涛是要束手就擒?又或者认为警方不会到他家搜捕?那就大错特错了。警方的一举一动,都在李红涛计划之中,他就是在等着警方。
果不其然,警方追踪到了李红涛家,进门查看一番后,一无所获,只得撤回。警方怎么都不会想到,此时的李红涛就躲在房顶上,注视着他们。先不说李红涛的神操作,单就这心理素质,都非一般人能比。
警方走后,李红涛收拾行囊,向贵阳逃去。路上,他用自制钥匙,偷了一辆奥迪车。到了贵阳转了几天后,又反其道而行之折回昆明。回昆明的路上,李红涛看中了路边停靠的警车,于是他把警车偷了,一路飞奔回昆明。
李红涛第二次是怎么落网的呢?他交了个女友,还在读大学,去校园看望女友时被捕。而李红涛的第二次越狱,也甚至传奇。被捕后的李红涛对警方说:“我不想浪费时间,给你们三个月时间,如果案子不结的话,我还会跑。”
警方也只当是李红涛的狂妄之言,第一次大意了,看你这次怎么逃?3个月后,李红涛真的又不见了。狱中李红涛收买了2名狱友,三人一起秘密挖洞,逃出生天。
李红涛是个狂人,逃出监狱后,马上找了电话亭,第一个电话就打给警局,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说到做到。第二次的逃亡之路大致相同,又是偷车,不过偷得却是辆坏了的车。李红涛找人将车推到了修理店,修完后以试车为由,一踩油门跑了,修车费都没出一毛。1992年12月8日,李红涛第三次被捕。
3次被捕2次越狱,李红涛逐渐厌烦了逃亡生涯,决心在牢里待着,不逃了。但是他伪造银行印鉴,加之2次越狱,数次偷车,数罪并罚之下,被判了死刑。这倒是李红涛没有想到的,他虽说是个狂人,但也不想就这么死了,赶紧想办法吧。
并非没有办法,我国有个规定,死刑犯如有重大立功表现,或是有国家级发明专利的,相当于能获得一次“免死金牌”。监狱是立不了功了,那就搞发明吧。李红涛是学电子出身,于是他开始筹划在监狱发明“无刷电机”。
图:“李红涛”为化名
当时,无刷电机中国是造不出来的,技术难度极大,被欧美等国垄断。就是在监狱如此简陋的条件下,李红涛申请在监狱搞研究,最终在死刑执行的最后一刻,跑赢了时间,无刷电机实验成功了。
这种刀下留人的场景,并非只会出现在影视剧中,在李红涛身上就真实上演了。李红涛的“无刷电机磁电机”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,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。鉴于李红涛完成的重大科研攻关,他的死刑被改为缓期两年执行,意味着不会死了。
此后,李红涛又先后完成多项发明,还帮监狱研发了一套防越狱系统,他的刑期也是一减再减,最后于2009年刑满释放,开始了新生活。
不得不说,这是一位奇才,李红涛的经历比电影还精彩,他的人生也告诉我们,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。